摘要
唐宋燕乐存在一种同曲异宫的特殊乐曲,乐段之间通过纯五度关系的宫调转换,使乐曲具有“通融两均”的特殊趣味。这种乐曲在保存至今的9世纪五弦琵琶抄谱中可以得到实证,日本学者林谦三在《隋唐燕乐调研究》中揭示的“两头笛”与“九孔筚篥”两种历史性乐器也能确证这种创作技法的时代应用。到了宋代,姜夔《徵招》一词序言中所详论的如何避免这种混合宫调的乐曲创作经验则反映,尽管两宋乐人尚能通晓这种通融两均的乐曲法,但当时的人们已经对这种前代审美的燕乐乐曲产生了隔阂。
出处
《中国音乐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91,共10页
Musicology in China
基金
202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音乐古谱研究”(22ZD1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