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一种社会学认识方式,社会体制是社会理论的新发展。长期以来,社会结构分析构成中国社会学研究的支配性范式,对社会体制分析缺少应有的关注和研究。在中央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的背景下,社会体制重要性日益凸显,并成为中国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从历史和理论脉络来看,人们对社会体制概念的认知,经历了一个逐步明晰的发展过程,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定义模式。作为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内容,社会体制生成与转换进程的核心主线,是国家—市场—社会三角关系的变动与重组,并体现出嵌入性、建构性、历史性、治理性的特征。围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体制建设的主要目标在于:优化社会结构,维护社会权利,提高社会质量,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国社会体制具有刚性与韧性交融互通、活力与秩序有机兼具的鲜明特点,并突出体现在新型举国体制、枢纽型社会组织体制、基层群众自治体制以及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等四个关键方面。社会体制视角的提出,有助于丰富和扩展中国社会学理论范畴,对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具有重要意义。
出处
《求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4-165,共12页
Seeker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治理创新的地方实践及经验研究”(项目编号:15CSH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