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信息化时代网络犯罪中电子证据的取证方法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年来,网络犯罪所占比例逐年上升,而电子证据的高技术性、破坏性和隐蔽性使取证变得非常困难。有关部门既要依照法律法规进行执法,又要加强取证人员的业务素质,还要随时对取证设备进行更新。本文首先对电子证据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阐述,然后从法律法规、人员素质和技术升级三个方面对电子证据的网络取证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作者
向俊桦
机构地区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出处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3年第12期141-142,共2页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 Application
关键词
信息化
网络犯罪
电子证据取证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吴晓敏,贾朔.
跨境网络犯罪侦查中电子证据的收集[J]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22,35(2):46-52.
被引量:4
2
刘少军,汪焕成.
网络犯罪案件中电子数据取证问题研究[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22,35(3):16-28.
被引量:4
3
劳霈靖.
信息网络犯罪证明的三重困境及破解路径[J]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22(4):40-48.
被引量:5
4
韩子璇.
电信网络诈骗中帮助行为定性的困境与突破——基于232份刑事判决书的分析[J]
.上海公安学院学报,2022,32(2):41-55.
被引量:1
5
王枫梧.
大学生涉“两卡”犯罪生成机制及治理对策——基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实证考察[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22,37(6):62-70.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74
1
刘宪权.
网络黑灰产上游犯罪的刑法规制[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1(1):3-17.
被引量:41
2
赵菁.
跨境电子数据取证中的冲突与对策[J]
.政法学刊,2020(1):81-88.
被引量:6
3
王彪,易志鑫.
刑事司法中“综合认定法”的解读与反思[J]
.司法改革论评,2020(2):301-318.
被引量:7
4
郑洋.
双层区分制下帮助犯与主犯的关系辨正[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1(6):53-58.
被引量:2
5
劳东燕.
公共政策与风险社会的刑法[J]
.中国社会科学,2007(3):126-139.
被引量:514
6
王泽鉴.
人格权的具体化及其保护范围·隐私权篇(上)[J]
.比较法研究,2008,22(6):1-21.
被引量:171
7
周光权.
明知与刑事推定[J]
.现代法学,2009,31(2):109-118.
被引量:93
8
吴丹红.
犯罪主观要件的证明--程序法和实体法的一个联接[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2):76-83.
被引量:12
9
褚福民.
事实推定的客观存在及其正当性质疑[J]
.中外法学,2010,22(5):667-683.
被引量:28
10
龙宗智.
强制侦查司法审查制度的完善[J]
.中国法学,2011(6):43-50.
被引量:72
共引文献
19
1
王利平.
大数据时代校局合作的困境与对策[J]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22,36(4):75-77.
被引量:1
2
许桂敏,王晓宇.
电信网络诈骗取现行为的定性辨析[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23(2):94-101.
3
王也,曲会晨,林奕森.
一种基于博弈论的电子证据可信性度量方法研究[J]
.计算机时代,2023(6):33-37.
4
王枫梧.
数字化远程取证体系构建的背景、逻辑及路径——基于杭州市公安局数字化改革的探索[J]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23(2):114-124.
被引量:3
5
王枫梧.
网络短视频平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其防控——以新机会理论为视角[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3,32(2):60-68.
被引量:3
6
唐云阳.
网络违法信息传播次数概括式证明:风险、悖论及出路[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5):36-52.
被引量:2
7
陈小彪,黄卉.
网络共同犯罪中意思联络之司法认定[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3):62-70.
被引量:1
8
姚浩亮.
跨境电子取证的快捷路径探析--以网络服务商协助为立场[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23,37(3):90-100.
9
陈洁,曹鸿儒.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限缩适用路径研究[J]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3(2):60-65.
10
张郁,牛瑞瑞.
基于情境分析的校园“两卡”犯罪防控机制研究[J]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23(4):58-69.
同被引文献
8
1
宋超伦.
非接触式犯罪案件侦查中电子取证存在的问题与进路[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23,35(6):18-25.
被引量:1
2
梅夏英,杨晓娜.
自媒体平台网络权力的形成及规范路径——基于对网络言论自由影响的分析[J]
.河北法学,2017,35(1):36-47.
被引量:49
3
马方,王文娟.
侦查伦理视阈下网络监控:适用机理、边界及调整[J]
.学术探索,2018(9):33-41.
被引量:2
4
于阳,魏俊斌.
冲突与弥合:大数据侦查监控模式下的个人信息保护[J]
.情报杂志,2018,37(12):147-155.
被引量:29
5
马方,王文娟.
侦查伦理语境下网络监控措施的边界研究[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3):37-44.
被引量:4
6
魏俊斌.
大数据侦查的风险防控与“意识”匡正[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2(2):89-97.
被引量:10
7
凌霞.
安全价值优先: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路径[J]
.湖南社会科学,2021(6):83-91.
被引量:21
8
吴艳萍.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利用与保护的平衡——以刑事电子数据取证为切入点[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3(12):142-14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张郁,樊丽瑛.
电子取证与隐私权保护平衡之道:法律与伦理分析[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24,36(1):88-94.
1
斯进,杨雪,裴洪卿,岑嘉俊.
APK加固技术破解方法研究[J]
.计算机时代,2023(9):29-31.
2
窦立云,冯国瑞,钱振兴,张新鹏.
抗深度取证的多粒度融合图像修复网络[J]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29(1):10-23.
被引量:1
3
刘明.
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J]
.人人健康,2023(25):126-127.
4
杨添翼.
行政诉讼电子证据司法裁判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4(8):73-80.
被引量:1
5
王力,王秀鹭.
国网安康供电公司运维检修综合用房设计探讨[J]
.工业建筑,2023,53(S01):157-159.
6
陈怡,徐少君,赵梦婷,程广文.
我国中小学数学量感研究综述与展望[J]
.数学教学通讯,2023(31):3-5.
被引量:1
7
岳雷.
董监高“技术性离婚”调查[J]
.法人,2023(8):62-64.
8
魏姗姗.
网络攻击追踪溯源技术研究[J]
.保密科学技术,2023(7):40-48.
9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编辑部.
欢迎订阅2024年《中国妇幼卫生杂志》[J]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23,14(6):21-21.
10
冯琳.
公平责任适用的实例研究[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3(33):31-33.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3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