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猪苓的本草考证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方书、医籍,结合近现代文献资料,从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炮制等多个方面对猪苓药材进行系统梳理与考证。结果发现,猪苓别名众多,分布广泛,包括东北、华北、西南等地区;以个大、皮黑、肉白、体较重的为佳;采收时期为二月、八月,阴干,近现代多不限定月份,只载春、秋二季采挖,晒干;炮制古代以去皮为主,但现今机械化加工,清洗干净,无需去皮,避免浪费药材资源。历代主流基原为多孔菌科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Pers.)Fries。历代本草出现猪苓与刺猪苓混淆现象,经考证刺猪苓为高等植物百合科土茯苓,并非菌类猪苓。现今,猪苓主要分为“猪屎苓”和“鸡爪苓”,由于地理间隔以及环境因素,两者存在种间差异,建议用药时选择质优的“猪屎苓”。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061-4065,共5页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基金 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资金支持项目(吉中医药发[2021]11号)。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62

共引文献8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