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贯穿思政红线推进非遗教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思政工作,是中职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也是推进高质量专业建设的基础。非遗教育专业是一个抢救性、特殊性的专业,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培养非遗技艺传承人才为目标。推进非遗教育专业建设发展,要全程贯穿思政红线,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思政教育体系,要以树立文化自信引领非遗专业建设,以弘扬工匠精神支撑非遗专业建设,以开拓创新精神驱动非遗专业建设,让非遗教育为提振民族文化自信、服务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
曹雄威
张崇福
机构地区
安徽省行知学校党总支
安徽省行知学校
出处
《陶行知学刊》
2023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关键词
非遗教育
文化自信
工匠精神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杨利慧.
从“民俗教育”到“非遗教育”——中国非遗教育的本土实践之路[J]
.民俗研究,2021(4):47-58.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杨利慧.
美国公众民俗学的理论贡献与相关反思[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5):92-95.
被引量:8
2
岳天明.
浅谈民族学中的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2):41-46.
被引量:13
3
安德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的两难选择[J]
.河南社会科学,2008,16(1):14-20.
被引量:92
4
杨利慧.
语境、过程、表演者与朝向当下的民俗学——表演理论与中国民俗学的当代转型[J]
.民俗研究,2011(1):7-32.
被引量:68
5
安德明,杨利慧.
197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民俗学:成就、困境与挑战[J]
.民俗研究,2012(5):13-22.
被引量:20
6
关溪莹.
钟敬文的民俗教育观[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4):91-97.
被引量:24
7
杨利慧.
以社区为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保护政策中社区的地位及其界定[J]
.西北民族研究,2016(4):63-73.
被引量:56
8
杨利慧.
官民协作:中国非遗保护的本土实践之路——以河北涉县女娲信仰的400年保护历程为个案[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9(6):64-73.
被引量:12
9
刘晓春,刘梦颖.
民俗学如何重申“民众的立场”?——“‘《民俗》周刊创刊九十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综述[J]
.文化遗产,2019(1):134-139.
被引量:7
10
丽莎·吉尔曼,贾志杰(译),彭牧(校).
在两种对照性背景中检视非遗训练的价值:以非洲南部和美国为考察点[J]
.民俗研究,2021(4):59-64.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9
1
张卫民,罗珊珊,黄桃.
境域性知识的再生成——基于双凤村儿童成长的叙事研究[J]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22(1):44-75.
2
张娅妮.
民众的“边界”:村落民俗舞蹈知识生产的一个阐释视角[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3(5):99-105.
3
张举文.
从实践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学科概念“文化遗产”的转向[J]
.民俗研究,2021(5):14-20.
被引量:14
4
李媛媛.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的新探索——评黄永林、肖远平《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教程》[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4(5):30-32.
5
郭平,张洁.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报告[J]
.民间文化论坛,2022(2):34-48.
被引量:8
6
马知遥,常国毅.
高校非遗研培的几个问题分析及其对策[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3):203-211.
被引量:5
7
陈祖英.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综述[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7(2):1-8.
8
马知遥.
新文科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建设的思考[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22(4):94-101.
被引量:2
9
魏甜甜.
当代中国非遗研究热的冷思考[J]
.民俗研究,2023(1):39-49.
被引量:2
10
贺少雅.
乡村移风易俗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及其运行逻辑——以浙江诸暨市为个案[J]
.民间文化论坛,2023(1):25-33.
被引量:3
1
张玉亭.
传统儒家文化融入现代文化产业的实施策略[J]
.中国民族博览,2023(19):52-54.
2
邹佩.
耿春华:传承紫砂非遗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J]
.智慧中国,2023(12):94-95.
3
张羽,毕华林.
对化学教学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思考[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3(31):1-5.
4
万鹏远.
“非遗后”时代抢救性记录的必要性及实施路径分析[J]
.天工,2023(24):57-59.
5
王瀚梓.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育人定位与实现路径研究[J]
.进展,2023(22):16-18.
6
郭伊茂.
中等职业教育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实践研究[J]
.广东教育(职教),2023(12):62-64.
7
邵士德,廖朝骥.
徐州传统美术非遗传承的嬗变[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3(24):16-18.
8
张新峰,龚义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3(17):71-73.
9
潘杨.
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特点——以非遗项目“旅顺匈奴皮雕”为例[J]
.美与时代(创意)(上),2023(12):50-52.
被引量:2
10
王卿骅.
文化遗产的十字路口:可持续发展唐卡绘画传统延续的策略[J]
.收藏与投资,2023,14(12):187-189.
陶行知学刊
202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