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神经反馈治疗对慢性耳鸣的治疗效果,及神经反馈脑电信号作为耳鸣生物标志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23年1月—2023年6月经湘南学院附属医院诊断的40例慢性耳鸣患者,分为神经反馈治疗组(NF组)和声治疗组(ST组),同期采集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HC组),分别进行5周(共15次)的神经反馈治疗或声治疗,获得此过程中的耳鸣匹配响度和耳鸣残疾量表(THI)评估数据,同时获得脑电评估数据,比较神经反馈治疗与声治疗的疗效,及神经反馈脑电信号与耳鸣的相关性。结果NF组单次治疗前后、治疗5周后耳鸣响度匹配值与ST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3个月后无统计学意义;NF组与ST组在THI功能性(F)和情感(E)维度在单次治疗、治疗5周后及随访3个月后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NF组及HC组在THI功能性(F)维度与脑电能量谱拟合度高(分别为P<0.01,P<0.05),但其他维度与脑电能量谱的拟合度存在变化(P>0.05)。结论神经反馈治疗在改善耳鸣响度方面不如声治疗,但在情感改善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神经反馈脑电信号尚不能简单地作为耳鸣客观指标。
出处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4期26-29,共4页
Journal of Xiangna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JJ50400,2023JJ50408)
湖南省临床医疗技术创新引导项目(2021SK52202)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A459,21B0748,22A0587)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课题(202207012466,D202307018246,D202307018236)
郴州市科技计划项目(JCYJ2021103,JCYJ2021109)
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210545062,S202210545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