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福建南音在厦门、泉州两地关于“曲”的比较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福建南音在我国被称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它最早出现于中原地区,后来影响到福建的各个地区。由于各个地区的方言、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不同,南音在福建省的各个地区也形成了同一曲种的不同差异。现如今的南音主要分为厦门派、泉州派两大阵营,本文主要通过“曲”在两地的多方面差异以及通过历史、戏曲、民俗等多方面的角度来探究福建南音在两地形成差异的原因。
作者
郑晓雯
机构地区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黄河之声》
2023年第19期30-33,共4页
Song of The Yellow River
关键词
福建南音
泉州
厦门
差异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3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张梓涵,黄阵仙.
南音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承与发展[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7(2):141-144.
被引量:2
2
吴慧娟,洛秦.
音乐文化诗学视角下的菲律宾南音社团发展及文化意义阐释[J]
.中国音乐学,2022(1):86-91.
被引量:2
3
陈恩慧.
承南音之精髓 育时代之新人——泉州师范学院“南音演唱”课程教学创新方案[J]
.中国音乐,2022(2):200-207.
被引量:6
4
陈燕婷.
苏统谋与南音(十六)——“排门头”的抢救性恢复[J]
.音乐生活,2022(11):38-42.
被引量:1
5
陈敏红,张笑天.
从“单一”到“共生”:公益性与经营性视角下南音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
.艺苑,2022(5):97-102.
被引量:2
6
王耀华.
近25年来的南音研究及其展望[J]
.人民音乐,2014(6):64-67.
被引量:8
7
程美华.
试论南音对闽南音乐的影响[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19):158-160.
被引量:1
8
王珊,蔡蓓蕾.
丁世彬与南音[J]
.福建艺术,2014(3):57-59.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33
1
王珊.
泉州南音的衍生、传承及其乐事活动[J]
.艺术百家,2006,22(3):91-94.
被引量:4
2
刘富琳.
“口传心授”释义[J]
.中国音乐,1997(4):24-25.
被引量:28
3
曾少聪.
菲律宾华人社会组织的建构及其功能[J]
.世界民族,2001(4):36-45.
被引量:5
4
苑利,顾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十项基本原则[J]
.学习与实践,2006(11):118-128.
被引量:110
5
罗天全.
南音在海外的传播与发展[J]
.音乐研究,2007(2):29-35.
被引量:11
6
黄婉.
音乐人类学新研究:“离散”音乐文化[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3):74-78.
被引量:14
7
洛秦.
论音乐文化诗学:一种音乐人事与文化的研究模式及其分析[J]
.音乐研究,2009(6):20-23.
被引量:27
8
洛秦.
音乐文化诗学视角中的历史研究与民族志方法--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俄侨“音乐飞地”的历史叙事及其文化意义阐释[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1):52-71.
被引量:37
9
杨玲丽.
共生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J]
.社会科学论坛,2010(16):149-157.
被引量:136
10
吴少静.
近代闽南和东南亚音乐文化的相互交流影响[J]
.艺苑,2008(8):39-40.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4
1
刘佳.
学科系统化与研究精细化的产物——论南音学形成的学术轨迹[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6(2):39-43.
被引量:1
2
吕振奎.
厦漳泉南音文化传承发展战略协同与策略选择[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4(5):1-10.
3
陈敏红,陈振梅.
厦漳泉南音民间社团发展现状与策略[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4(5):11-17.
被引量:1
4
卢文清.
多元汇流 共谱华章——2016南音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黄河之声,2017(3):120-121.
5
赵慧真,庄云勇.
基于数字化建设的南音保护与传承研究[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7,0(5):108-112.
被引量:1
6
王佐.
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泉州南音传承发展的若干思考[J]
.北方音乐,2019,39(1):93-94.
被引量:2
7
肖璇.
传承是创新的底线--福建南音的教育传承对中国声乐的启示[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2,41(3):84-89.
被引量:1
8
简茹.
中职艺校美育与南音教学的融合教育策略[J]
.亚太教育,2023(5):56-59.
9
王永健.
2022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报告[J]
.民族艺术研究,2023,36(4):24-31.
10
陈锡.
新世纪南音传承模式的基本特质分析[J]
.黑河学院学报,2023,14(11):185-188.
1
王玥.
秦腔元素在竹笛乐曲中的应用——以《秦川情》为例[J]
.黄河之声,2023(20):4-9.
2
谢飞,郭星,曹秀文,闫倩倩.
白龙江干热河谷华西小石积抗旱性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J]
.分子植物育种,2024,22(1):258-267.
黄河之声
2023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