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十二时》之调创于南朝,本属于清乐一系,后因战乱播散至西北边陲,在此与西域传来的龟兹乐交融,又经隋代乐正白明达改制而成新声,传唱于街头巷陌。唐时亦广泛流行于民间,太乐署也将之改编为雅乐并用于宫廷歌舞表演。时至宋代,名为《十二时》的民间曲子并未消亡,在上层社会又出现以“十二时”命名的新曲。一是用于宗庙祭祀、明堂典礼的鼓吹曲,二是柳永所用之长调,三是别称《忆少年》的小令。因宫廷艺人和士大夫的创作参与,宋代《十二时》一改隋唐之时的俚俗而变得典雅清丽。唐宋时期《十二时》的创作,无论是俗曲还是雅调皆为后世所承袭。
出处
《中国韵文学刊》
2023年第4期54-60,共7页
Journal of Chinese Verse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