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革命文物融入“大思政课”的建设机理与实践路径

The Construction Mechanism and Practice Path of Integrating Revolutionary Cultural Relics into“Gr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革命文物具有多重价值,是“大思政课”建设的一种重要资源。革命文物融入“大思政课”的关键在于延伸其社会生命,形成使深层规则得以运作的机制。当前,“大思政课”项目实践基于场所、流动和数字服务的模式,坚持政治引领、传史育人、守正创新,通过构建馆校合作机制,建设融合育人共同体,探索了依托革命遗址和纪念馆等特色资源创新开展“纪念馆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以革命文物故事作为“小切口”诠释革命精神“大道理”,开发融媒体平台和数字文化产品以拓展优质资源影响力的建设路径。为更好地发挥革命文物铸魂育人成效,需要进一步突出实践导向,坚持“三全育人”,搭建更广泛的合作平台;加强课内外的互动和应用环节,促进心理-人格结构和惯习的养成;强化实践导向的成效评估机制,促进革命文物的活化利用。
作者 良警宇 罗秋宇 LIANG Jingyu;LUO Qiuyu
出处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4,共11页 Journal of Chinese Youth Social Science
基金 北京市宣传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志愿服务与首都红色文化建设——以北京地区红色文化遗址和革命纪念馆为例”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道中华’融入‘社会科学理论前沿’课程建设探索”(课题编号:GRSDZH202308)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数字化知识管理的社会学理论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课题编号:GRSJYGG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二级参考文献19

共引文献383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