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圣人”是儒家的重要观念,儒学即一套以希圣、成圣为最高精神追求的修身治世之学。在儒家创始人孔子那里,“圣人”是德行完满、“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至高理想人格,一般人难以企及,故其本人不敢以“圣”自居。孔子之后,孟荀分别从仁学和礼学不同哲学进路深化发展了孔子的圣人思想。孔荀之间,荀子以礼学为本,继承和改造了孔学:一方面继承了孔子对圣人“内圣外王”的基本理解;另一方面又强调“尽伦尽制”“由圣入王”,从圣人之德通向圣王之制,将圣人之德与圣人之制统一,使儒家圣人观在先秦历史中呈现越来越现实化、政治化的外在权威趋向。由是,荀子在很大程度上重新建构了儒家圣人观内圣与外王的统一,道德与政治的统一,由此确立了其道德理想主义与政治现实主义相统一的精神特质。荀子对孔子圣人观的这种政治化改造,为汉代以后儒学实现官学化发展做了思想准备。
作者
宫浩然
郑治文
Gong Haoran;Zheng Zhiwen
出处
《中国文化论衡》
2022年第2期144-156,共13页
Chinese Culture Research
基金
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儒学事件研究”(项目编号:20CWTJ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