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林海雪原》的生成有一个口传的过程。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在动笔之前已经在革命事迹讲述中被逐渐整合与凝练,形成了一个“无形”的底本。1957年《林海雪原》出版后引发文艺界关于传统形式的论争,但在英雄传奇与传统白话小说之关系问题上却存在沉默、空白和缺失。主流批评界对塑造新的英雄人物话题的延续遮蔽了此类作品由英雄向传奇转变过程中折射出来的“传统一现代”之关联。批评的“偏至”不仅错失了一个借有意味的小说文本探讨民族形式当代转化的机会,也没有意识到具备民族风格的传奇在推动文艺普及的实践中所起到的重要“中介”作用。从生成轨迹考察《林海雪原》成书之前的口传状况,可发掘小说与传统的隐秘内在关联;从文学流变视角探析英雄主题如何走向传奇叙事,论述以工农兵作者为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主体的意义所在;从读者接受状况寻绎传奇在社会主义文学普及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在可读性视角下论证普及性的文学“形式”之于文学的重要意义。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
Literary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