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日常秩序中的“繁荣”:1930年代中国新文学的地方生态——以《庸报·另外一页》中的河南通讯为中心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30年代,新文学除在北平、上海等中心城市继续鼓荡之外,仍不断向全国各地方流播,观察新文学的地方生态及其在地方与中心间的互通关系,能在更广泛空间的联结中,在文学的生产与流通过程中,理解中国新文学其时的位置与功能。发掘《庸报·另外一页》中的河南通讯系列,并结合在地的史料文献,可以作为讨论以上问题的样本。地方新文学逐渐找到了一条与中心不同的区域内自循环之路,即作为当地国民党党政文化治理系统中的一部分运转,当地新文坛的话语权并不主要由作者掌控,而受到官方组织者的相当影响。而其中被大文学史忽略的地方文坛小人物的话语及人生选择,则揭示着1930年代日常秩序中新文学的发展可能与限度。
作者 何旻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2-198,共17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基金 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后五四时期北京新文学出版文化研究(1920—1936)”(项目批准号:21WXC007)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19

  • 1林霞.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形成——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图书馆学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5(4):71-75. 被引量:5
  • 2王奇生.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为视点[J].近代史研究,2007(1):21-40. 被引量:146
  • 3王云五.谈往事[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1-2,8,141,58,57,57.
  • 4王云五.岫庐八十自述[M].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334.
  • 5王云五.印行万有文库第二集缘起[J].商务印书馆通信录,1934,(402):10-12.
  • 6王云五.(甲)丛书书目:(十四)万有文库第一集(书目):附录:印行本书缘起[z].广东国民大学图书馆馆刊,1934,(2-3):108-109.
  • 7衡如.图书馆界同人对于《万有文库》之意见[z].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929.5(1-2):62-67.
  • 8民国教育部.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K].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
  • 9严文郁.中国图书馆发展史:自清末至抗战胜利[M].新竹:(台湾)"中国图书馆学会",1983.
  • 10黄绍雄,朱家骅.中央命令:内政、教育部训令仰转饬所属购置万有文库一部存置教育局以充实地方图书设备由(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十月)[z].四川省教育厅公报,1932(12):10.

共引文献3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