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腔内注射在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恢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参照组给予切开引流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腔内注射治疗。于治疗前、治疗第7日检测两组患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白细胞介素-10(IL-10)、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泌乳素(PRL)水平。治疗第1、3、7日,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价,记录两组患者脓腔体积。记录两组患者换药天数、创口脓腔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第7日,观察组M-CSF、SDF-1、TRAF6、ICAM-1、PRL均低于参照组(P<0.05),IL-10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第3、7日,两组患者脓腔体积较第1日缩小(P<0.05),观察组脓腔体积小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NRS评分较第1日降低(P<0.05),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创口脓腔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换药天数少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5.00%(2/40),参照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7.50%(11/40),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参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32/4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3个月内复发率为2.50%(1/40),参照组3个月内复发率为20.00%(8/40),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后采用康复新液腔内注射,可抑制炎症发生,减少感染,缓解疼痛,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复发率。
作者
吕晓霞
张妍
王彩文
LYU Xiaoxia;ZHANG Yan;WANG Caiwen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2期60-63,78,共5页
China's Naturopat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