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场域理论下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路径探索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续发展的教育问题至关重要,学校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场域。结合场域、资本和惯习这三个场域理论的核心概念分析,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因场域间的交互影响弱、惯习转换不适、文化资本吸引力不足等原因,面临着诸多复杂因素。为此,以增强场域交互影响为立足点激发学校内生动力,以加强惯习转换力度为着眼点注重内外部双重结构保障,以提升文化资本吸引力为切入点加强非遗文化认同,探索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的实践路径。
作者 孙鉴 庄丹华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4-117,共4页 Sichuan Drama
基金 2022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课题“长三角滩簧戏文化变迁及活态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2NDJC189YB)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77

  • 1朱伟珏.“资本”的一种非经济学解读——布迪厄“文化资本”概念[J].社会科学,2005(6):117-123. 被引量:286
  • 2刘生全.论教育场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1):78-91. 被引量:281
  • 3黄胜进.从“文化遗产”到“文化资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及其价值考察[J].青海民族研究,2006,17(4):10-12. 被引量:38
  • 4[法]米歇尔·福柯 姬旭升译.性史[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4..
  • 5[美]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14.
  • 6[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中译者序.
  • 7Peter L. Berger & Thomas Luckman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Penguin Press, 1967.
  • 8Patrick Baert. Social Theor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Polity Press Limited, 1998: 30.
  • 9M.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黄忠敬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10[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3-134,136,139,162,161,133,171,137-138,139,139,139,140-141,142,142,146,150—151,302,133,285,142.

共引文献34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