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所提供的理解“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是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问题的理论基石。文化作为社会有机体的组成部分,自身有相对独立的发展规律,与处于决定意义的经济基础和各类上层建筑有着复杂的辩证关系。基于这一理论前提,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到传统文化是精神文化生产的必要材料,继承与发展的方向根本由新的意识形态体系所决定,一旦置于新的社会形态,就具备了与原初形态相区别的内容与形式。“第二个结合”继承和发展了这些原则与观点,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规律性认识、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的理论指导和塑造新文明形态的思考等诸多方面,蕴含着丰富的原理性思想,是增强历史主动、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的根本所在。
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6,共7页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
基金
国家青年人才支持项目“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基础性问题及其脉络体系研究”
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青年人才资助项目“新时代意识形态错误思潮的特点及应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