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的痛苦及对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在词作中,辛弃疾对孙权和刘裕的事迹完全写实,苏轼对周瑜的事迹却有虚构。根本原因在于辛弃疾的人生目标是收复中原,这是时代境遇和人生经历决定的,指向偏向现实需要满足的价值观,写实即可表达词人的志向。苏轼有对生命理想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建构的需要,单纯满足现实需要并不足以实现其对生命丰富性的追求,所以虽然周瑜功业赫赫,但苏轼仍然要基于自我需要对其形象进行塑造。
出处
《中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6期40-42,共3页
Reference for Middle School Teaching
基金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资助课题“问题意识和教师高素质专业化发展路径研究”(GS[2022]GHBZ157)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