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逻辑结构——从[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写作动机谈起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The Motivation behind the “Critique of Hegelian Dialectic and Philosophy as a Whol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首先通过摘引亚当·斯密等经济学家关于工资、利润、地租的论述,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最直接的经济事实,从中概括出异化劳动及其四种表现,强调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其次,马克思向自己提出了考察异化劳动起源的任务,因相关手稿已经遗失,内容无从确知,但他随后提出了自己对共产主义的理解,强调它是对异化的积极扬弃,是通过人、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这一过程是在劳动实践的产物——人化自然——对人的作用中进行的。由于马克思认为自我异化的扬弃与自我异化走的是同一条道路,所以他实际上认为人的本质的异化与回归都是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完成的,“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这是一种崭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最后,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说明自己的历史观是对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唯物主义改造。以上内容显示出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人的本质在现实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劳动活动如何改变社会关系从而改变人这一问题是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通过对分工问题的经济学研究解决的。马克思唯物史观思想的演化发展过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完成。
作者 安启念 An Qinian
出处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9,共11页 Marxism & Reality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