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余华《第七天》的意象叙事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余华的《第七天》回归了魔幻又现实的先锋文学,但回归时将更多的笔墨置于温情主题的叙述,形成他书写苦难的文学风格中未曾出现过的“反叛”意识。这样的异质性主要通过意象的运用来实现。余华选取大量富有暗示意味的意象,尖锐地批判了社会现实的黑暗,构建起抚慰群体心理的大型乌托邦,从多侧面委婉地表达出重拾正义与人性本真的愿望,增强了小说的审美感染力。主要表现为:第一,自然意象和社会意象隐喻了社会的荒凉氛围以及时代症候;第二,二元对立的意象隐晦地展现出现实世界复杂的社会冲突;第三,意象的解构形成了对现实的巨大讽刺。结合意象叙事,余华不仅揭示了小人物的生存困境,更抒发出对弱者群体的关注与关怀,完成其拯救受难者于水火的愿望。
作者 唐书晴
出处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93-97,共5页 Journal of Sanmenxia Polytechnic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13

  • 1莫言.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J].当代作家评论,2006(1):25-28. 被引量:132
  • 2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M].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 3罗兰·巴尔特.《萨德傅立叶罗犹拉》,第118页,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 4屠孟超.《<佩德罗·巴拉莫>译后记》,见胡安·鲁尔福.《佩德罗·巴拉莫》,第181页.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 5余华.文学中的现实[G]//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197.
  • 6余华.我写《第七天》时现实比小说荒诞[N].信息时报,2013-08-09.
  • 7余华.为内心写作[G]//灵魂饭.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2:220;220.
  • 8余华.虚伪的作品[G]//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176;176.
  • 9吴义勤.告别虚伪的形式-《许三观卖血记》之于余华的意义[G]//彼岸的诱惑.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245.
  • 10陈博.美学生活论转向的社会利弊[J].社会科学家,2011,26(8):19-21. 被引量: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