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研究叶面喷施腐胺对铅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探讨腐胺缓解水稻铅胁迫伤害的生理机制,采用0、0.5、1.0、1.5、2.0 mmol/L腐胺预处理水稻,对100μmol/L Pb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指标、SPAD值、快速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曲线)、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图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外施腐胺能缓解铅胁迫下水稻幼苗受到的生长抑制,提高铅胁迫下水稻幼苗SPAD值、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潜在光化学效率(F_(v)/F_(o))、性能指数(PIABS)、捕获的激子将电子传递到QA其他电子受体的概率(ψ_(o))、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_(Eo))和吸收的光能被反应中心捕获的量子产额(φ_(Po)),降低初始荧光(F_(o))、最大荧光(F_(m))、K点可变荧光占J点可变荧光的比例(Wk)、OJIP荧光诱导曲线初始斜率(Mo)、J点相对可变荧光(Vj)、热散失的量子效率(φ_(Do))、比活性参数(ABS/RC、TR_(o)/RC,DI_(o)/RC和ET_(o)/RC)。其中,2.0 mmol/L腐胺处理组最有效。总体来看,外施腐胺通过改善铅胁迫下水稻幼苗光系统Ⅱ(PSⅡ)供体侧和受体侧的电子传递、保护PSⅡ反应中心、维持类囊体膜的稳定性,进而增强水稻幼苗对铅的耐受性。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1,共7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270369)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编号:LZD202004、LJKZ0991)
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2306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