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以德达美:杜威道德想象力的审美旨趣及启示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道德想象力是根据道德之“能是”(应然状态)而具体感知所面临道德现象之“所是”(实然状态)的能力。杜威将道德想象置于道德活动的重要地位,并将其与道德生活紧密结合,指导个体在道德实践中实现审美,其道德想象力具有具身性、聚合性及意义指向性的特征。“以德达美”是杜威道德想象力的审美追求,其实现路径是以道德想象发掘审美情境、以道德想象激发道德移情、以道德想象实现审美创造。杜威的道德想象力理论为开启道德教育的审美路向提供了积极启示,即以审美指向升华道德教育的目标,以聚焦移情建构道德自我与他者的和谐关系,以情境创设优化道德教育的方法,以审美创造“美化”个体道德情感。
作者 郭云瑶 肖祥
出处 《中国德育》 2024年第5期19-25,共7页 Moral Education China
基金 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风险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22VSZ027)的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79

  • 1鲁洁.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论人的转型与教育[J].教育研究,1999,20(11):3-10. 被引量:142
  • 2莫其逊.美学在现代人文学科中的地位[J].文史哲,1999(2):12-16. 被引量:2
  • 3巴什拉 著 刘自强 译.梦想的诗学[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6.28-29.
  • 4巴恩斯 鲁旭东.《局外人看科学》[M].东方出版社,2001..
  • 5雅克·马利坦 尹令黎 译.科学与智慧[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 6鲍曼.《后现代伦理学》[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4、82页.
  • 7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 8巴尔塔萨.神学美学导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2.
  • 9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 10阿伦特,2006年:《精神生活·思维》,江苏教育出版社.

共引文献11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