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孔子,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门弟子中贤人众多,人才济济,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孔子提出的进学梯径和修养境界有着密切的关系。钱穆在其《论语新解》中,与理学家的解释相反,他认为孔子的进学梯径是“游艺”→“依仁”→“据德”→“志道”。同时,他还将孔子进学的四个阶段与孔子自身所谈到的修养境界进行了对比性阐释,深化和拓展了孔子的教育理念。这种解释不仅契合孔子通过人事达于天道,最终实现“天人合一”境界的思想旨趣,还深刻体现了儒家“下学而上达”“内在而超越”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