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民主思潮的最大推力:中国共产党人与“民主”概念的生成

The Greatest Driving Force of Democratic Thought:Member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Concept of“Democracy”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中文里,“民主”一词古已有之,而与西文“Democracy”对应的中文名词出现较晚。民国初年,作为新鲜事物,它终于慢慢进入了越来越多人的视野。在随后的一二十年间,其中文译名先后出现了平民政治、暴民政治、惟民主义、庸众主义、庶民主义、民治主义、德谟克拉西、平民主义等,不一而足。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由于共产党人的大力推动,“民主”这个概念才最终在中国落地,开始超越了其他各种各样的中文译名,与“Democracy”紧紧联系在一起;民主主义也才最终名正言顺地成为中国人民普遍追求的目标。在推动民主概念在中国落地方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共产党厥功至伟。
作者 王绍光 Shaoguang WANG
机构地区 香港中文大学
出处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20,共16页 Journal of The Central Institute of Socialis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50

  • 1朱志敏.五四时期平民政治观念的流行及其影响[J].史学月刊,1990(5):62-67. 被引量:1
  • 2柯继铭.理想与现实:清季十年思想中的“民”意识[J].中国社会科学,2007(1):179-191. 被引量:20
  • 3.《孙中山全集》第9卷[M].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82,324,325页.
  • 4.《孙中山全集》第2卷[M].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58,537,423,360,510,523,510,537,410,486,408,360,486,423,408,361-362,362页.
  • 5师复.《(晦鸣录)编辑绪言》[A]..《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上册[C].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国页.
  • 6孙中山.《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A]..《孙中山全集》第一卷[C].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6-298296页.
  • 7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研究室合编:《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96页.(以下凡引自本《全集》者,编者、出版者从略).
  • 8李达:《中国共产党的发起和第一次、第二次代表大会经过的回忆》,见《一大回忆录》,新知识出版社,1980年.
  • 9同8,第462页.这里转引自《斯内夫利特(即马林)笔记》.据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的《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2册转载的《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第2条的表述是:"中国的中心任务还是反对帝国主义者及其在国内的封建代理人的民族革命".
  • 10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519-519.

共引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