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7年后,我国中央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边界呈现出不同的演进趋势。解释这一差异,对拓展理解企业理论、完善构建我国企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上述两类企业边界演进路径的差异,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行时间耦合。鉴于此,本文基于2004—2014年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期强度差分模型,探究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结果发现:预算实施以及企业收益上交比例的提升,显著推动了中央国有企业集团边界的扩大,从纵向看,扩大了企业股权控制链层级;从横向看,扩大了企业经营范围。在进行排除“四万亿刺激政策”影响等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面对收益上交冲击,企业策略性地隐藏利润、构建内部资本市场,可能是企业边界扩张的重要原因。本文关注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非预期影响,对完善预算管理、深化国企改革方向有重要启示。
作者
李明
吴文值
LI Ming;WU Wen-zhi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88,共14页
Study & Explora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072、23VRC047)
北京社会科学基金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21DTR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