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民族性的东方美学呈现与媒介化再生产——2024总台春晚的文化旨归探赜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孕育于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系统的总台春晚蕴藏着浓厚的民族性底色,其以民族精神为内核,通过对时空维度的精巧筹划,建构了为全体民族成员所共襄的媒介仪式。该仪式调用可由视觉辨识的代表性民族文化符号,将民族性从意识形态的抽象领域推向现实世界的可感知范畴,以韵外之致的东方美学意趣有效实现了对民族性的赋形。总台春晚媒介仪式传播的实质是一种民族性再生产的媒介实践,促成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复制繁衍,使民族成员得以共享相同的情感、信仰、价值观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坚实基础。
作者 闫志成 靳盼
出处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共4页 China Radio & TV Academic Journal
基金 2023年度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ZC20230545。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20

  • 1王军.试析当代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2):22-29. 被引量:48
  •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 3刘魁立.同历史对话 以利于开创未来[A].冯骥才.守望民间[M].北京:北京西苑出版社,2002..
  • 4钟敬文.口头文学: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财产[A]..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 5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 6傅铿 吕乐.论传统·序[A].[美]E·希尔斯.论传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 7[德]皮柏 黄藿译.节庆、休闲与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 8[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9,71页.
  • 9[法]居伊.德波.《奇观社会.》,参见吴琼编.《视觉文化的奇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8页.
  • 10吴学兵.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社会政治功能透视[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8(4):10-14. 被引量: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