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收入院诊治的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90例,全部研究对象均予以磁共振成像检查和CT影像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性;分析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磁共振成像影像学特征。结果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更高于CT影像检查(P<0.05);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磁共振成像影像学特征为骨髓水肿、骨质破坏、腱鞘炎、关节积液、滑膜炎、滑膜增生;其中86例患者的核磁共振成像特征为滑膜炎、滑膜增生,滑膜增厚组织呈T1W偏低信号,T2W为不均匀稍高信号,当予以Gd-DTPA后滑膜组织出现强化显著;关节积液T2W呈高信号,T1W呈低信号,对比剂注入后无强化;核磁共振检查检出骨质破坏灶80例,其骨质侵蚀特征为骨皮质正常低信号中断,骨边缘出现骨质局灶性缺损,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或低信号,T1W梯度回波薄层图像呈现显著的高信号,具有模糊边界,T2W脂肪抑制图像。结论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磁共振成像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率,值得临床应用推荐。
出处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809-811,共3页
Guizhou Medical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