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百年好合:中华传统婚礼文化的传承、转化与创新研究 被引量:1

Centennial Harmony:Continuity,Transformation,and Innovation in Chinese Traditional Wedding Cultur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夫礼始于冠,本于昏”,婚礼作为中国“礼文化”之本,是个人生活的重要“过渡仪式”,既承载着儒家重伦理、循礼仪、明道德的修身之学,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中华传统婚礼的仪式、程序及使用的媒介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体现了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和谐”与“礼敬”精神以及对家庭和睦、人口繁衍的重视。传统婚礼因此成为一种具备道德约束力、认同向心力的日常礼制。近代以来,汉族传统婚礼受时代思潮、外来婚俗文化冲击而日益边缘化,直至当下,传统婚礼仪式在婚庆市场中的占比仍然不高。但毋庸置疑,传统婚礼仍旧具有生命力,其文化价值和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规范并促进婚姻与家庭的和谐,这与中国当代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承十分契合。在互联网时代,需要对中华传统婚礼文化在观念、程序上进行创造性转化,结合数字化技术,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 潘祥辉 王学敏 Pan Xianghu;Wang Xuemin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5-196,共12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BXW09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YJA860008)。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二级参考文献56

  • 1杨志刚.礼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5(3):38-43. 被引量:9
  • 2瞿明安.跨文化视野中的聘礼——关于中国少数民族婚姻聘礼的比较研究[J].民族研究,2003(6):42-53. 被引量:18
  • 3赵丰.大衫与霞帔[J].文物,2005(2):75-85. 被引量:12
  • 4杨志刚.开掘中国传统礼文化的资源[J].探索与争鸣,1998(8):34-35. 被引量:2
  • 5[德]恩斯特·卡西尔.论人-人类文化哲学导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94.
  • 6[芬兰]E.A.韦斯特马克.人类婚姻史[M].李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P33.
  • 7[英]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黄剑波,柳博赘,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 8[法]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过渡礼仪[M].张举文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10.10,17.
  • 9朱杰人.《朱子家礼》:从文本到实验-以婚礼为例[A].陈来,朱杰人主编.人文与价值:朱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朱子诞辰88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18,216,219,218,224,219,223,222-224,219,224,219,224.
  • 10田梅,田浩.喜结连理-《朱子家礼·婚礼》的现代化[A].陈来,朱杰人主编.人文与价值:朱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朱子诞辰88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31,229,231,231,230,232,230,230,230,230,226,239.

共引文献1452

同被引文献7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