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族考古学家汪宁生的治学方法——以“三重证据法”为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民族考古学诞生,而汪宁生是中国民族考古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汪宁生在中国古史、民族学、考古学的基础上,以及顾颉刚等人的影响下,形成了“三重证据法”。同时汪宁生也在写作和实践中运用“三重证据法”。而“三重证据法”也在批评中不断接受检验,虽然民族考古学有些过时,但不妨碍人们重新评估民族考古学“三重证据法”的价值。
作者
张翔
机构地区
重庆师范大学
出处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8期71-74,共4页
关键词
汪宁生
考古学史
三重证据法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孔令远.
汪宁生与中国民族考古学[J]
.考古,2015(2):114-120.
被引量:4
2
赵满海.
汪宁生与顾颉刚的学术交谊[J]
.读书,2022,6(1):56-62.
被引量:4
3
戴海斌.
亲历、见证与记忆:庚子事变中的几个“小人物”[J]
.近代史研究,2022(4):74-90.
被引量:3
4
韦勇强.
顾颉刚以民俗辅助古史考证的方法及成就[J]
.广西社会科学,2004(10):134-136.
被引量:1
5
蔡葵.
论中国民族考古学的形成和初步发展[J]
.思想战线,1992,18(4):71-76.
被引量:10
6
王永平.
一个勇于探索的学人——记民族考古学家汪宁生先生[J]
.社会科学战线,2010(2):227-231.
被引量:2
7
王东昕.
忆当代著名民族考古学家、文化人类学家汪宁生(1930.5.~2014.2.)[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2).
被引量:1
8
孔令远,李艳华.
汪宁生 中国民族考古学的创建者[J]
.中国文化遗产,2014(2):87-91.
被引量:1
9
孔令远.
纪念汪宁生先生[J]
.南方民族考古,2016(1):279-289.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林华国.
庚子围攻使馆事件考[J]
.历史研究,1991(3):57-67.
被引量:7
2
李仰松.
从瓦族制陶探讨古代陶器制作上的几个问题[J]
.考古,1959(5):250-254.
被引量:22
3
林声.
云南永胜县彝族(他魯人)“羊骨卜”的調查和研究[J]
.考古,1964(2):98-102.
被引量:6
4
宋兆麟.
云南永宁納西族的葬俗——兼談对仰韶文化葬俗的看法[J]
.考古,1964(4):200-204.
被引量:46
5
宋兆麟.
云南永宁纳西族的住俗——兼谈仰韶文化大房子的用途[J]
.考古,1964(8):409-413.
被引量:14
6
李德征,丁凤麟.
论义和团时期的围攻使馆事件[J]
.文史哲,1981(1):32-38.
被引量:7
7
汪宁生.
纳西族源于羌人之新证[J]
.思想战线,1981,7(5):38-41.
被引量:11
8
林声.
记彝、羌、纳西族的“羊骨卜”[J]
.考古,1963(3):162-164.
被引量:9
9
宋豫秦.
石家河文化红陶杯与陶塑品之功用[J]
.江汉考古,1995(2):47-48.
被引量:6
10
蔡葵.
论中国民族考古学的形成和初步发展[J]
.思想战线,1992,18(4):71-76.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15
1
试论发展中的我国民族考古学[J]
.广西民族研究,1999(4):15-18.
被引量:4
2
郑建明.
新技术新方法带来的考古学革命[J]
.考古与文物,2001(4):80-84.
3
王建华.
中国“民族考古学”理论研究述评[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21-26.
被引量:3
4
徐坚.
民族考古学:定义问题[J]
.江汉考古,2009(4):49-55.
被引量:8
5
孔令远.
汪宁生与中国民族考古学[J]
.考古,2015(2):114-120.
被引量:4
6
鲁大立,闫佳楠,孙旭旺.
中国“民族考古学”理论研究综述[J]
.凯里学院学报,2015,33(1):63-67.
被引量:1
7
赵琦.
顾颉刚先生在云南的学术活动及其影响[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9,35(1):24-29.
8
李菲,邱硕.
“田野”的再概念化:兼论文学人类学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同一性问题[J]
.民族文学研究,2019,37(3):16-25.
被引量:3
9
张俭.
我国民族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述评[J]
.华夏考古,2019(6):116-125.
被引量:2
10
何良彬.
史学与法学印证方法:比较研究与当代镜鉴[J]
.证据科学,2022,30(4):429-441.
1
蒋晶科.
《尔雅》成书下限年代探究[J]
.今古文创,2023(26):40-42.
被引量:1
2
韦璇,梁婷婷,苏吀端.
缅甸史前考古研究概述[J]
.南方文物,2024(1):180-197.
3
张沐旸,苗雨,王容川,边佳丽,赵博璇,蒋玉秋.
北魏司马金龙夫妇形象复原[J]
.工业工程设计,2023,5(3):21-31.
4
本刊编辑部.
“现当代学人研究”征稿启事[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6(3):229-229.
5
梁萍.
当下与传统的接通——关于龟兹乐舞的“历史民族舞蹈学”思考[J]
.中国舞蹈学,2023(1):165-179.
6
梅剑华.
实验哲学的四重证据法[J]
.社会科学文摘,2023(6):33-35.
7
赵启蒙.
论梁启超与胡适“戴震学”阐释的同尊异由[J]
.西部学刊,2024(9):42-45.
8
李永平.
物叙事里的“早期中国”——“玄玉时代”谫论[J]
.学术论坛,2023,46(5):83-93.
被引量:1
9
叶舒宪.
神话学文明探源的理论创新——文化文本论[J]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4):125-131.
10
王莉莉.
深化知识产权合作,护航高质量创新[J]
.中国对外贸易,2024(5):40-42.
今古文创
2024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