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言文一致”思想的差异与重复--以黄遵宪、梁启超、胡适为例
The Differences and Repetitions of the Thought of “Consistency between Language and Writing”-Case study of Huang Zunxian, Liang Qichao and Hu Shi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白话书写和诗体革新作为“新诗”的构成性因素,本身便是与“言文一致”思想交织缠结、彼此佐证推动的。晚清以来,黄遵宪、梁启超和胡适三人均对“言文一致”进行过不同面向的论述,正是在代际之间的差异化重复过程中,“言文一致”思想获得了历史性注册,其直接结果便是白话书写的普及和“新诗”的发生,而其深远影响则是中国作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建立。
作者
师飞
Shi Fei
机构地区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3年第4期271-287,共1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汉诗的整体性研究”(项目批准号:20&ZD284)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言文一致”
白话文
诗界革命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7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黄英豪.
自我叙事及体制运作:论“五四白话文运动”的逻辑建构[J]
.荆楚学刊,2022,23(6):34-41.
被引量:1
2
江守义.
五四新文学:自我推销的文学事件[J]
.兰州学刊,2023(8):36-47.
被引量:1
3
吴福辉.
“五四”白话之前的多元准备[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1):1-12.
被引量:17
4
倪伟.
清末语言文字改革运动中的“言文一致”论[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8(5):41-53.
被引量:12
5
刘冰冰.
试论黄遵宪诗歌中“新名词”的运用[J]
.齐鲁学刊,2006(5):87-89.
被引量:7
6
龚喜平.
新学诗·新派诗·歌体诗·白话诗——论中国新诗的发生与发展[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25(3):42-51.
被引量:13
7
彭林祥.
《文学改良刍议》两种版本考释[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11):182-188.
被引量:2
8
高建青.
“言文一致”与晚清语言民族主义观念的发生[J]
.宜春学院学报,2022,44(10):65-70.
被引量:1
9
罗云.
“五四”白话文运动中的多重话语博弈[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23,39(1):7-13.
被引量:1
10
胡全章.
清末白话文运动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5):105-111.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17
1
秦弓.
论五四时期的传统文学观[J]
.中国社会科学,2001(6):150-159.
被引量:7
2
王风.
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之关系[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3):75-96.
被引量:28
3
高玉.
对五四白话文学运动的语言学再认识[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3):97-112.
被引量:22
4
宋剑华.
五四文学精神资源新论[J]
.中国社会科学,2006(1):157-167.
被引量:15
5
李杨.
“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两种读法[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1):81-98.
被引量:31
6
威廉·冯·洪堡特 姚小平 译.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7
《胡适口述自传》,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3页.
8
鲁迅.破恶声论[M]//鲁迅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5-40.
9
鲁迅.门外文谈[M]//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0
侯健.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M].台北:中外文学月刊社,1974.
共引文献
49
1
李海鹏.
空间感的戏剧——张尔诗歌中的空间形态与观念构造[J]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1(1):6-21.
2
何博超.
天下之文——评汪德迈的《中国思想的两种理性:占卜与表意》[J]
.文化与诗学,2019(2):343-351.
3
刘志华.
社会变革中的话语重建——晚清至“五四”语言变革实践考察[J]
.江苏社会科学,2006(S2):91-93.
4
张永芳.
试论诗界革命评价中的几个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1989(5):145-151.
5
郭延礼.
关于黄遵宪“新派诗”的评价问题——读《谈艺录》对公度诗的评论[J]
.文史哲,2007(5):73-82.
被引量:4
6
朱恒,何锡章.
“五四”白话文运动的语言学考辨[J]
.文学评论,2008(2):174-179.
被引量:7
7
李楠.
生命的体验和艺术的感悟——试论吴福辉的学术研究特色[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1):9-18.
8
曹万生,尹海燕.
论晚清现代汉语诗歌音乐性之滥觞[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4):119-125.
被引量:4
9
宋莉华.
从晚清到“五四”:传教士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萌蘖[J]
.文学遗产,2009(6):87-98.
被引量:15
10
孙绪敏.
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新诗体式的演变[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4-140.
1
周晓平.
自觉与奠基:黄遵宪诗学的现代性发生[J]
.客家文化研究,2023(2):8-18.
2
陈景辉.
如何阅读法学经典著作?[J]
.法学教育研究,2023,41(2):159-175.
3
苗炜.
语文课的开端[J]
.今日文摘,2023(3):17-17.
4
王琦.
“种族”与“伦理”的互动——论张爱玲文学中的“泛东南亚”体验[J]
.东岳论丛,2024(2):15-27.
5
姜铁军.
主挂制动协调性应用与实践[J]
.重型汽车,2024(2):25-26.
6
包莹.
粤语大众化写作的探索与启示--以粤语小说《单眼虎》为讨论中心[J]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18(4):344-364.
7
吴玥,张继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国家”与“民族”概念的演变逻辑与辨析[J]
.广西民族研究,2024(1):54-62.
被引量:1
8
雷军,贺鹏超,张献兵.
通过地震横波获取地壳深浅部应力简介[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3,44(S01):57-63.
9
张雪梅,何小嫚.
恩格斯的“理论斗争”思想策略及现代启示[J]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9(2):7-13.
10
潘瑶菁.
体式的融通:歌行体中的骚体和赋体[J]
.语文学习,2024(4):21-22.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