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张爱玲和余光中翻译的《老人与海》是学术界讨论最多的版本,各家观点不同,褒贬不一。本文以“化境”为参照,从语言习惯和文体风格两个层面,在词、句和篇章三个方面,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两个译本的得失,阐释其中的原因。在翻译中,张爱玲遵循再现规范,力求存真,属于“浅化”,译文显得僵硬;余光中遵循艺术规范,力求优美,属于“深化”,译文生动活泼。“深化”能够激发主体性,产生创造性译文,然而“深化”不当就会导致译文的讹误。从总体效果看,余光中的译本更有文学风味,尽管仍有一些讹误。“深化”的译文更能体现译者的语言能力和艺术修养,是译者努力的方向。
出处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24年第1期89-92,共4页
Jiangsu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基金
江苏省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张爱玲小说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过程”(19WWWB00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