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马克思“新世界观”萌芽的前夜,费尔巴哈的类本质与施蒂纳的唯一者构成了现实个人出场前的辩证环节。如果说费尔巴哈的类哲学走出了德国观念论的统治并尝试突破一般哲学形而上学,那么施蒂纳的唯一者哲学就是在扬弃类哲学的基础上对一般哲学形而上学的第二次突破。但无论是类本质还是唯一者,因其自身的抽象片面性都没能完成这一任务。马克思在创立“新世界观”之际注意到了施蒂纳的独特性,并借助对施蒂纳的批判完成了对费尔巴哈的批判,从而快速地告别了费尔巴哈,开拓了新的哲学地平。在这段思想发展过程中,施蒂纳和费尔巴哈分别为马克思提供了一条通向现实个人的进路。正是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将感性对象性原则变成了感性对象性活动,从而使得现实的个人完成了对一般哲学形而上学的批判性超越。
作者
陈良斌
王静
Chen Liangbin;Wang Jing
出处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3-131,共9页
World Philosophy
基金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法兰克福学派承认理论的最新进展研究”(项目编号:20ZXB00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3232002301B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