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表型和基因型研究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2例FGG基因杂合型致病性FGG致病家系的表型及基因型,探索其致病机理。方法测定2例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CD)先证者及家系成员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活力(Fa)、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等凝血指标。对先证者的Fib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获得FGA、FGB、FGG 3个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测定,确定突变位点;利用反向测序技术对该突变进行验证,并对其他家系成员的同一基因座进行检测;本项目拟采用多聚二磷酸腺苷(ADP)核糖聚合酶2(Phenotypingv2)及Mutation Taster软件对Fib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分析,并通过PyMOL软件对Fib进行空间建模,预测其对Fib结构的影响。结果两组先证者的PT、APTT、TT均正常或稍高,Fa显著下降(0.60,0.61 g/L),Fib接近正常(2.31,1.97 g/L),D-D,FDPs均在正常范围。研究发现,家系1先证者的FGG基因有1个c.952 G>A的杂合性突变,使292位的甘氨酸(Gly292Ser)发生了丝氨酸(Gly292Ser)。家系2先证者FGG基因发生c.902 G>A杂合突变,造成275号精氨酸(Arg275His)。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个基因的突变都导致了Fib的功能改变,具有致病性。通过构建PyMOL突变体,发现1号家系中Fib的gamma链出现了Gly292Ser位点,并且这些位点与周边氨基酸之间的氢键作用增强;在家系2中,Fib的gamma链出现了Arg275His,且该位点与周边氨基酸之间的氢键作用降低,并且影响了蛋白质的空间稳定性。结论家系1 FGG基因存在c.952 G>A杂合突变,家系2 FGG基因为c.902 G>A杂合突变,造成Fib蛋白结构和功能改变,是CD发病的重要分子机制。
作者 成小慧
出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1期64-67,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基金 两个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表型和基因型分析(项目编号:LGWJ2021-030)。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二级参考文献23

共引文献2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