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在东西方之间思索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34年春天,海德格尔辞去弗莱堡大学校长之职,投身于对荷尔德林诗歌的阐释工作。他并非以诗歌评论者,或者文学史家,而是以思想家的身份进入荷尔德林的想象世界,想要借助于将希腊视为精神故乡的荷尔德林的诗歌语言,探索《存在与时间》(1927)开启的通向“存在”的道路和不同于西方形而上学思维的另一个开端:自苏格拉底以来,西方人单纯地将自然和万物看作有待我们加以认识、描摹和利用的客体或对象,忘却了使后者成为物或者对象的“存在”。
出处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8-240,共3页 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