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30年代前后,中日两国掀起了一场以暴露和批判为主题取向的“左翼电影”和“倾向电影”。中日两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虽具同源性,但其传播方式与途径稍有不同,“左翼电影”和“倾向电影”的组织形式和行动纲领以及所面临的现实语境也略有差异。“左翼电影”与“倾向电影”均以战争为转捩点,但“左翼电影”因战争而勃兴,“倾向电影”因战争而终结。与左翼电影不同的是,倾向电影只是动荡时局、马克思主义热和商业驱动多重因素裹挟下的一次电影试验,并未与“普罗电影”形成思想的合流,缺乏中国左翼电影那种组织上的领导和思想的引领。“左翼电影”与“倾向电影”的种子埋在中日两国电影史的深处,在不同的历史时段,不同的现实语境中“春风吹又生”。对中日“左翼电影”和“倾向电影”的对比观照既可梳理出它们对各自国家电影史的影响,更可开拓出中日,甚至东亚早期电影比较研究的新的学术空间。
作者
黄津
黄卓航
Huang Jin;Huang Zhuohang
出处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78,共9页
Journal of Beijing Film Acade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