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马克思“美好生活”概念的生成逻辑及实践启示——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马克思“美好生活”概念的建构离不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类”概念的把握。马克思的“类”概念是对费尔巴哈感性的“类”的超越。马克思的“类”是对象性的、社会性的,是证明人的本质的“类”,是人的真正意义所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理论阐述了在资本逻辑操控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对立,正是这种对立性存在,使得人的自由活动本质丧失,失去了自由以及全面发展的前提;由此必须消除异化,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和解,重新确证人的社会性本质,还原人的“类”自由,才能把握“美好生活”。
出处 《学理论》 2024年第3期26-29,共4页 Theory Research
基金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年度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共建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好生活概念的重要论述及其现实意义”(2022MYKY009)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年度青年教师科研“启航”项目“从马克思‘三个和解’出发理解美好生活--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021MYKY013)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