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隐喻视域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跨文化教学现状,分析隐喻、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从隐喻性语言教学视角,探索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可行策略,即引入隐喻分析,增强对文化的理解;关注文化差异,增强语言地道性;构建语义网,增强学习趣味性。认为将隐喻融于跨文化教学日常活动是促进学生理解不同文化,增进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的一条有效途经。
作者
朱慧
机构地区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英语教师》
2024年第10期12-14,18,共4页
English Teachers
关键词
隐喻
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教学
分类号
H319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1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2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刘华.
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看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
.山东教育科研,2000(11):55-57.
被引量:7
2
刘正光,艾朝阳.
从认知语言学看外语教学的三个基本问题[J]
.现代外语,2016,39(2):257-266.
被引量:28
3
柳超健.
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与培养途径研究[J]
.外语界,2018(3):10-17.
被引量:34
4
刘雨桐.
基于语言学视角下的茶文化英语教学研究[J]
.福建茶叶,2021,43(11):134-135.
被引量:3
5
王守元,刘振前,彩吟.
隐喻与文化教学[J]
.外语教学,2003,24(1):48-53.
被引量:241
6
王思聪.
文化失语症与跨文化教育的探析[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6(1):101-103.
被引量:5
7
项菁.
商务英语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41(1):94-97.
被引量:1
8
肖岚,贾永堂.
大学英语教科书文本改编的跨文化真实性考察[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0,28(1):67-72.
被引量:3
9
曾庆敏.
隐喻理论对英语阅读理解的促进作用[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8(12):102-104.
被引量:6
10
赵静利.
跨文化交际视野下的高校外语语言实践教学[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44(S01):190-192.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01
1
石鸥,刘学利.
教科书文本内容的构成[J]
.教育学术月刊,2013(5):77-82.
被引量:18
2
杨惠中.
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J]
.外语界,1999(1):16-25.
被引量:243
3
杨玉晨.
英语词汇的"板块"性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
.外语界,1999(3):24-27.
被引量:563
4
李慧.
阅读与阅读现状分析[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2(6):77-78.
被引量:55
5
蔡基刚.
浅谈21世纪大学英语教材编写中有关选材的几个问题[J]
.外语界,1997(1):26-29.
被引量:38
6
石鸥.
教材建构中的内容失真与教学论基础的动摇[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25(2):75-80.
被引量:5
7
夏纪梅.
现代外语教材的特征及其意义[J]
.外语界,2001(5):37-40.
被引量:125
8
王寅,李弘.
语言能力、交际能力、隐喻能力“三合一”教学观——当代隐喻认知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20(6):140-143.
被引量:231
9
束定芳,汤本庆.
隐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与研究课题[J]
.外语研究,2002,19(2):1-6.
被引量:271
10
蔡龙权.
关于把隐喻性表达作为外语交际能力的思考[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6):21-25.
被引量:81
共引文献
323
1
齐一莲,孙婷婷.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中构建以隐喻教学为途径的文化导入机制[J]
.现代英语,2024(6):66-68.
2
汪剑.
跨文化视域下商务英语水平提升策略[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0(30):79-80.
3
白雅.
基于“概念语法隐喻”认知理据看其对二语习得能力的构建[J]
.汉字文化,2022(11):51-52.
4
包晓涵.
我国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2001~2020年核心期刊文献的分析[J]
.现代英语,2021(16):1-4.
5
谢宇熙.
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比较[J]
.山东青年,2019,0(3):162-163.
6
曾婳颖.
从认知视角看颜色隐喻的翻译[J]
.文教资料,2006(21):146-147.
被引量:1
7
朱慧.
互动式合作型教学策略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J]
.科技风,2009(20):34-35.
被引量:1
8
曾华.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隐喻能力培养研究[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2,28(4):83-86.
被引量:4
9
储春艳.
大学英语词汇习得的认知研究[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7).
10
张大毛,张岚.
浅析英汉修辞学中的隐喻概念[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S2):116-118.
被引量:1
1
王欢,史佳乐.
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24(6):0206-0208.
2
白明照.
人性化高中物理课堂的构建策略[J]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16(11):116-116.
3
陆小红.
新课标下培养小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J]
.师道(教研),2024(3):184-184.
4
来燕.
会展行业需求下的应用型院校本科生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
.中国会展,2024(10):86-88.
5
鲍永辉.
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的高校日语专业实践教改策略[J]
.现代商贸工业,2024,45(8):39-41.
6
孙毅,王娟娟.
认知生态语言学视域下教育文本中的隐喻故事释读[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38(1):110-119.
7
张惠琪.
现实题材悬疑剧《漫长的季节》中的多模态隐喻分析[J]
.声屏世界,2024(6):46-48.
8
刘胡英.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
.现代英语,2023(24):62-64.
9
胡红定,王华震.
基于问题解决的深度学习实践研究——以多视角分析筷子插入水中为例[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4(15):48-50.
10
孙雷.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2016(7):113-113.
英语教师
2024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