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文学者”的位置:沈从文自我形象的构成、表达及其反响(1928—193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33年10月18日,沈从文在《大公报·文艺副刊》上发表《文学者的态度》一文,由此引发了著名的京海派论争。沈从文在文中构设了“我家中经营厨房的大司务老景”这一人物,将他的尽责敬业与某些写作者“玩票白相”的文学态度对立了起来(1),实质上是将以“乡下人”为表征的自我态度置于其所批评的“海派”的对立面。在对外批评的背后,隐含着一个指向自身的完满的“文学者”形象。因而所谓“文学者的态度”,既可理解为沈从文的批评对象,也可理解为他作为一个理想的“文学者”的态度表达。
作者 黄秋华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83,共11页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40

  • 1黄德志.对立与冲突的公开化——重读20世纪30年代京派与海派的论争[J].鲁迅研究月刊,2005(6):4-12. 被引量:3
  • 2鲁迅.《流氓的变迁》,收入《三闲集》.
  • 3骆驼.《我们的<幻洲>》[J].幻洲周刊,1926,(1).
  • 4全平.《关于这一周年的<洪水>》[J].洪水周年,1926,.
  • 5洪水周年,1926,.
  • 6徐志摩.《艺术与人生》(Art and Life)[J].创造,1923,2.
  • 7郑伯奇.《二十年代的一面--郭沫若先生与前期创造社》.《沙上足迹》.第185页.
  • 8全平.《我们同声叫喊》[J].洪水,1925,1(2).
  • 9周全平.《忆创造社出版部成立及<洪水>半月刊创刊》.《新文学史料》第1辑,1981年2月.
  • 10全平.《撤但的工程》[J].洪水周刊,1924,(1).

共引文献4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