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基于中国样本心理防御机制的田野数据失真及其治理

Field Data Distortion and Its Regulation Based on the Special 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 of Chinese People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社会科学研究的有效程度取决于研究者对个体社会行为的可操作程度,而采集、运用的数据与社会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水平又决定了数据的真实性水平。在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建构下,作为田野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呈现出独特的心理防御机制,“安全”成为当下社会科学发展语境中“样本”们的基本心理诉求。因此,田野数据采集就会呈现出独特的回应机制,数据失真也就因此发生。这在某种程度上使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陷入科学的形式与非科学的内容相冲突的窘境之中。只有在方法论上打破传统“质”“量”二元对立的禁锢,诉诸混合研究方法,在数据方面运用大数据来作为辅助支撑,才能更好地克服田野数据失真问题,推进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化和有效性。
作者 宗超 张潇天 Zong Chao;Zhang Xiaotian
出处 《学术交流》 CSSCI 2024年第6期153-168,共16页 Academic Exchange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中多元主体的行动逻辑及冲突治理研究”(21BZZ010)。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二级参考文献83

共引文献47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