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爱欲、幻境与现实之间:格非《山河入梦》谭功达人物形象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山河入梦》是格非“江南三部曲”中重要的一部。小说以主人公谭功达对理想世界的探寻为中心,描写了他在历史乌托邦追求和现实的个人情欲之间的缠绕。而这二者实际上都无法达致完满:个人情欲无法给人精神的安稳和满足,历史乌托邦则必然地在试图达成的过程中显出其虚妄性和灾难性。谭功达处在“三部曲”之间象征20世纪中国和人类精神探索和转型的一个人物,其意义不可低估。
作者
傅敬宜
机构地区
南开大学
出处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8期11-13,共3页
China National Exhibition
关键词
《山河入梦》
历史乌托邦
个人情欲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格非,王小王.
用文学的方式记录人类的心灵史——与格非谈他的长篇新作《山河入梦》[J]
.作家,2007,0(2):2-6.
被引量:30
2
李敏.
《山河入梦》与格非的创作转型[J]
.文艺争鸣,2008(4):131-133.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张清华.
叙事·文本·记忆·历史——论格非小说中的历史哲学、历史诗学及其启示[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2):31-38.
被引量:14
2
格非.中国小说与叙事传统——在苏州大学"小说家讲坛"上的讲演[J]当代作家评论,2005(02).
共引文献
30
1
陈斯拉.
格非小说对“中国”的重新体认[J]
.文艺争鸣,2022(6):139-142.
2
周景雷.
历史的宿命和乌托邦的秘密——读格非的《山河入梦》[J]
.作家,2008,0(4):15-17.
被引量:3
3
邓如冰.
世界格局下的汉语写作——以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中的“中国声音”为例[J]
.当代作家评论,2011(3):193-201.
被引量:3
4
李遇春.
乌托邦叙事中的背反与轮回——评格非的《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10):31-43.
被引量:22
5
王侃.
诗人小说家与中国文学的大传统——略论格非及其“江南三部曲”[J]
.东吴学术,2012(5):18-24.
被引量:8
6
季晔倩.
失败者的坚持——从《欲望的旗帜》到《春尽江南》[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2(9):83-86.
被引量:1
7
彭婷婷.
狂想的坠落与真实的飞升——试论“江南三部曲”中个体的现实超越[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11):32-33.
8
张明.
边缘人的桃源梦——读格非的《山河入梦》[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3,29(6):80-83.
被引量:1
9
贺仲明.
论当前文学人物形象的弱化与变异趋向——以格非《江南三部曲》为中心[J]
.南方文坛,2014(1):6-12.
被引量:13
10
孙谦.
偶遇·蜕变·爱情——解读格非“江南三部曲”中的女性生命话语[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5):28-32.
被引量:2
1
国威,庄佩娜.
从文化脸谱到民族标志——元晓形象变异研究[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6(4):406-415.
2
李娟.
《北京人》中曾家命运悲剧探析[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3(11):170-172.
被引量:1
3
刘帅.
具身认知视角下文学语言特性反思与重构——基于身体叙事学的考察[J]
.理论观察,2024(2):102-107.
4
刘玉.
《时空幻境 筑梦未来》[J]
.芙蓉,2024(4):250-250.
5
高雪,袁立国.
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治理与社会主义——以反思福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诘难为契机[J]
.山东社会科学,2023(3):72-78.
被引量:1
6
黄俊傑.
儒家與佛教的時間觀及其現代啓示[J]
.中国文化,2023(1):110-118.
被引量:1
7
夏珩,贺茜子,王鹏,张骐,林兆海.
“广东壳”:节约“三材”与薄壳技术的历史乌托邦[J]
.建筑师,2021(6):58-68.
被引量:3
8
宋登安.
精神、物质与归宿——贾平凹长篇小说《暂坐》女性形象论[J]
.西部文艺研究,2024(3):26-30.
9
上官冀星,李兴革.
格非作品中江南农耕文化探析[J]
.文学教育,2022(26):23-25.
10
田海林.
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与中华民族形象论析[J]
.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23(4):40-47.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