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国外《大纲》传播与阐释

The Dissemin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Marx's Grundrisse Abroad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章论述了165年来国外马克思《大纲》的发现、传播、阐释及其意义。苏联梁赞诺夫在1923年发现这个文本并主持编辑梅加1(MGA1)。德文第一版《大纲》(1939—1941)艰难问世,德文第二版出版于1953年,为此后各译本的母版。迄今为止,马克思《大纲》已有22种语言全译本,共有32个不同版本,全译本在全世界发行总量已逾50万册。日语本为第一个外语译本(1958—1965),1973年出版英译本。罗斯多尔斯基为《大纲》阐释先驱。1960至1980年代,《大纲》阐释先后出现两次高潮,内容涉及欧洲学者对其重要性的定位、对无视《大纲》的批判、《大纲》阐释的巨大飞跃之作、对它的评注、对其中的现代性等理论的挖掘以及《大纲》与《资本论》极具魅力的关系。1970年代关注的焦点为:两个英译本译者对《大纲》的定位、旧有解读模式遭遇挑战、对它的黑格尔式诠释及从现象学角度的解读。《大纲》经过1990年代的低谷徘徊后,21世纪迎来峰回路转。《大纲》出版和阐释的意义在于:有些阐释者常常将马克思和黑格尔联系在一起,客观上促使我们去思考两位哲学家思想上的关系;消解了“两个马克思”即“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对立的神话;促使我们去深入思考《大纲》与后现代的相关性。
作者 朱进东 Zhu Jindong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41,共11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