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新批评”视域下的“新诗现代化”理论构建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新批评”理论传入中国,始自1929年由伊人翻译的瑞恰兹的著作《科学与诗》在华严书店出版。而后数年间,国内的诗人、批评者或像钱锺书那样不时在文章中提及瑞恰兹与艾略特,或如叶公超似的为曹葆华翻译的《科学与诗》写序,或似卞之琳一般为刊物翻译艾略特的经典之作《传统与个人才能》;但整体而言,对“新批评”派的关注、译介和阐释,还处于局部、零星的浅表状态。
作者 罗振亚
机构地区 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艺争鸣》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6-135,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批评’中国化与新诗的审美建构”(批准号:21AZW016)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18

  • 1袁可嘉.托·史·艾略特——美英帝国主义的御用文阀[J].文学评论,1960(6):14-29. 被引量:14
  • 2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论新诗现代化》,三联欢书店出版社,1988年,第19页.
  • 3臧克家.《我的诗生活》,载《臧克家文集》第4卷,山东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546页.
  • 4胡适.《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册2页,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
  • 5袁可嘉.《论现代诗中的政治感伤性》,见《论新诗现代化》53页,三联书店1988年.
  • 6袁可嘉.《诗与主题》,见《论新诗现代化》71页,三联书店1988年.
  • 7袁可嘉:(《批评漫步》,见《论新诗现代化》164页,三联书店1988年.
  • 8《诗与民主》,见《论新诗现代化》43页,三联书店1988年.
  • 9袁可嘉.《我们底难题》,见《论新诗现代化》179页,三联书店1988年.
  • 10卞之琳.《雕虫纪历(增订本)·自序》,见《卞之琳文集》中卷446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共引文献1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