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批评”理论传入中国,始自1929年由伊人翻译的瑞恰兹的著作《科学与诗》在华严书店出版。而后数年间,国内的诗人、批评者或像钱锺书那样不时在文章中提及瑞恰兹与艾略特,或如叶公超似的为曹葆华翻译的《科学与诗》写序,或似卞之琳一般为刊物翻译艾略特的经典之作《传统与个人才能》;但整体而言,对“新批评”派的关注、译介和阐释,还处于局部、零星的浅表状态。
出处
《文艺争鸣》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6-135,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批评’中国化与新诗的审美建构”(批准号:21AZW016)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