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三生”空间视角下历史城区空间结构的句法解析——以武昌古城为例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文章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及方法,通过对现状道路和用地数据的数字化处理分析,结合人行、车行等多尺度下标准化角度的整合度、选择度及深度值等参数,从“三生”空间视角探究武昌古城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表明,武昌古城形成以解放路和民主路为基础的南-北和东-西走向两条轴线构成的“十字形”或“L字型”空间结构,该结构整体重心偏西北,古城东南片区在结构上较弱,空间可达性、活力值、便捷度相对较低,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现状生活空间因涉及到保护问题和受地形影响,通达性较高的空间整体上均分布相对零散且较少,部分地区道路的尺度随着城市的发展已不能满足该区域的需求,需尽可能地对地块进行盘整,修补连通道路;现状生产空间主要形成以司门口区域为核心的古城空间结构,但古城内商业空间之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现状生态空间形成以东-西向蛇山山体的自然景观轴线和南-北向首义片区人文景观轴线的“T”字形结构,但在古城北侧区域并没有延续下去。
作者 杨贺
出处 《安徽建筑》 2024年第9期28-32,共5页 Anhui Architectur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3

二级参考文献401

共引文献141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