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尽管胡塞尔、康德和新康德主义者都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先验哲学”,但他们对于先验的理解有根本的分歧。在康德和新康德主义者看来,先验意味着一种可能性的条件,相应地,先验哲学就是探讨主体性如何成为客体性和客观知识的可能性条件。而对于胡塞尔来说,先验则意味着一种彻底的“自身被给予性”或“明见性”,而先验哲学是探究一切客体性如何被主体性所构造,或者说在主体性中获得彻底的自身被给予性。围绕着“先验哲学”的含义,胡塞尔与那托尔普展开了相互批评和争论。从20世纪的哲学历史来看,那托尔普对胡塞尔先验现象学的批评对于现象学的后来发展走向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现象学从一种对意识生活的反思和直观描述变成了一种生存论的解释学。
出处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159,共7页
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基金
囯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尼采哲学、现象学与后形而上学语境中的主体性问题研究”(21BZX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