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具体性——兼论“第二个结合”的理论贡献和实践要求

The Specificity of Marx's Concept of Ideology——Also on the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and Practical Requirements of the"Second Combination"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和批判工具,意识形态概念之所以能够发生和完成术语革命,既是因为马克思对抽象的意识形态作了具体揭示,掌握其规律和秘密;也是因为马克思通过历史性范式、时代性内容和革命性精神三个维度建构了意识形态生成转化的具体性原理,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思想基础和方法原则。“第二个结合”是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具体性原理的坚持和运用,内涵着从历史、理论到实践的意识形态逻辑,致力于贯通传统与现代,满足时代对内容的渴望,丰富了人民精神世界,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文化)理论,实现了“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既是基本原理,也是思想方法。
作者 钟启东 ZHONG Qidong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1,共9页 Seeker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原创性贡献及学理化学科化研究”(项目编号:21VSZ001)。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