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单一麻醉与联合麻醉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平阳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共同收治的12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用双盲法将纳入患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对照A组给予气管插管全麻、对照B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SCB)麻醉、观察组给予两者联合麻醉方式,对比3组患儿麻醉效果,苏醒质量(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手术时间及麻醉复苏时间),不同时间点[麻醉前(T1)、插气管导管或喉罩时(T2)、拔管或喉罩时(T3)]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及血氧饱和度(SPO_(2))],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后1 h肌力分级,不良事件发生率(恶心呕吐、躁动、呼吸抑制及嗜睡)。结果 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A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B组(82.50%)与观察组(95.00%)患儿麻醉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A组(6.50±1.85)min、(6.89±1.30)min、(9.05±2.02)min、(30.65±4.65)min、(57.55±3.15)min,对照B组(6.45±1.65)min、(6.78±1.22)min、(8.17±1.98)min、(29.79±4.62)min、(56.55±3.05)min,观察组患儿自主呼吸时间(5.05±1.50)min、睁眼时间(6.05±1.12)min、拔管时间(6.85±1.55)min、手术时间(26.85±4.50)min、麻醉复苏时间(50.50±2.85)min均更短(P<0.05)。球形检验表示(P>0.05),表明因变量的协方差相等,满足球形检验。不同时间点的HR、MAP及CVP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的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MAP及CVP在组别和时间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相应(P<0.05);SPO_(2)组别和时间之间无交互相应(P>0.05);组间HR、MAP、CVP及SPO_(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1h肌力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肌力0级(0.00%vs. 0.00%vs. 0.00%)、1级(2.50%vs. 0.00%vs. 0.00%)及2级(7.50%vs.2.50%vs.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A组(12.50%、25.00%、52.50%)、对照B组(7.50%、20.00%、70.00%)相比,观察组肌力3级(2.50%)、4级(7.50%)构成比更低,5级(90.00%)构成比更高(P<0.05)。相较于对照A组(6.78±0.55)分、对照B组(6.74±0.54)分,观察组患儿术后VAS评分(6.31±0.44)分更低(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50%)明显低于对照A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50%)与对照B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1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气管插管全麻、超声引导下SCB麻醉单一使用相比,二者联合麻醉的效果更好,患儿苏醒质量更高,术后疼痛度更低。患儿在不同时间段的心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及血氧饱和度波动情况更为平稳,联合麻醉方式还可改善患儿术后肌力情况,将其不良事件发生率,适宜在临床做推广使用。
出处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15期2857-2861,共5页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