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的伪主体间性及其风险 被引量:1

Pseudo Inter-Subjectivity in “Generative AI + Education” and Its Potential Harm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助推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具有语言交流功用、能够进行交互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因具有拟主体、类人化等特点,而被乐观地认为可以作为主体参与到教育活动中,乃至颠覆“人—机”的主客关系。但是,实际上,所谓的拟主体氤氲着一种主体幻视,其本质上只是一种披着主体性外衣的高阶客体。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拟人性构建了互动层面的伪主体性,易形成“主体—主体”的关系错觉,故而我们将“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的主体性关系视为伪主体间的。正是这种具有迷惑性的主体性关系,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介入教育活动时,可能会面临不确定的风险。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拟主体性正向作用的发挥,需要坚持辩证法思维,进一步廓清“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的本体、认识、价值三维视域,不断强化以学生为核心的主体性培育路向。
作者 巫娜 Wu Na
出处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37,共11页 Modern University Education
基金 2022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自建多模态语料库的校本特色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项目编号:223061。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5

共引文献1075

同被引文献12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