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体来说,欧洲人来华,大致始于两汉,继之于唐元,明清之际出现了大举涌入的先兆,到清代中晚期逐渐形成一股巨大的潮流。清代乾嘉时期,英国两次派遣庞大的外交使团即马戛尔尼使团和阿美士德使团出访清廷,试图与清政府建立正式外交和贸易关系。但是,由于中西文化、思想、观念的巨大差异,英国这两次外交活动均无功而返,未能与清政府在外交和贸易方面达成任何共识。马戛尔尼使团和阿美士德使团规模庞大,成员众多,不少使团成员对清朝进行了认真观察,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记录,这些记录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当时英国对清朝国家形象的建构。总体来看,英国使团人员眼中的清王朝保守落后、唯我独尊、外强中干,并缺乏改革和前进的动力,他们抱持“欧洲中心论”和殖民主义掠夺思想,坚信英国只要入侵清朝就一定能够将其征服。18世纪后期,中国在欧洲的形象已经呈现出褒贬不一的评价,随着英国使团成员对中国形象大量的负面描述和评价,中国在欧洲或西方的形象出现了历史性反转,在文化上打击清朝并丑化其国家形象成为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华发动侵略战争的先声。
出处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9-107,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