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刘禹锡赋中的士不遇情结及其心理成因

The Complex of“Scholars Not Meeting”in Liu Yuxi’s Fu and Its Psychological Cause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基于时代环境与个体差异,刘禹锡赋汲取并发扬了传统士不遇文学主题的基本思想内涵与审美特征,呈现出鲜明的贬谪主题和怨怼幽愤的情感基调,同时又接受儒家入世思想的熏陶,开辟了一种俟时奋起、积极乐观的风格。从代偿与挫折心理角度来看,刘氏所作之赋实际上就是以“穷愁著书”作为“见志之具”,释放长期压抑的士不遇心理,从而寻求内心的平衡。
作者 李忠洋 LI Zhongyang
出处 《新乡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41-47,共7页 J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
基金 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9XJC751011)。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6

  • 1卢燕平.李绅新论[J].文学遗产,2004(4):44-50. 被引量:6
  • 2白居易.白香山诗集[M].清四部备要本.
  • 3陶敏.宋之问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1.
  • 4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 5曹寅.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 6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 7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 8元稹.元稹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 9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 10刘斧.青琐高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85—86.

共引文献1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