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功能性训练联合生物反馈对产后盆底肌肉弹性恢复及尿失禁改善机制。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3年7月于温州市中心医院分娩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76例)和研究组(7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产后健康指导联合功能性训练的干预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功能性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的干预方法。两组患者均20 min/次,隔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采用改良牛津分级法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盆底肌力状态;采用生物刺激反馈仪进行盆底表面肌电评估,包括前静息阶段、快速收缩阶段、紧张收缩阶段、耐力收缩阶段及后静息阶段;采用1 h尿垫试验和尿失禁问卷表简表评分(ICI-Q-SF)反映干预前后患者尿失禁情况;采用盆底功能超声检测两组患者干预后盆底功能受损症状,包括阴道干涩、阴道松弛、下腹酸胀、尿急;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对照组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分别为(2.15±0.23)级、(3.37±0.12)级,研究组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分别为(4.12±0.35)级、(3.84±0.21)级,研究组患者盆底肌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快速收缩阶段、后静息阶段、耐力收缩阶段及持续收缩阶段盆底肌电信号分别为(29.14±4.55)μV、(3.66±0.39)μV、(26.65±3.28)μV、(32.89±3.42)μV,研究组分别为(38.83±4.92)μV、(2.18±0.22)μV、(30.12±4.38)μV、(39.77±4.26)μV,研究组后静息阶段盆底肌电信号低于对照组,快速收缩阶段、耐力收缩阶段及持续收缩阶段盆底肌电信号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1 h尿垫重量、ICI-Q-SF评分分别为(2.12±0.45)g、(5.28±0.39)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盆底功能受损症状发生率为14.47%,总有效率80.26%,研究组盆底功能受损症状发生率为4.05%,总有效率97.30%,研究组盆底功能受损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性训练联合生物反馈可增强产后盆底肌力,恢复盆底肌肉弹性,改善尿失禁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荐。
出处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16期3041-3045,共5页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