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瑞鹤山房台本《浣纱记》折目之源流及其演变形态

A Study on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Zhemu in the Stage Version of Huan Sha Ji by Ruihe Shanfang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昆班艺人杜步云瑞鹤山房手抄本《戏曲四十六种》,为晚清昆曲折子戏和集折串演的流传情况提示了重要的新资讯。瑞鹤山房手抄本为台本即演出本,其中所收《浣纱记》体现了昆班艺人通过二度创作把文学本变为演出本的演变形态。明代梁辰鱼《浣纱记》文学本原著为45出,而瑞鹤山房台本集折串连为22折。台本的折目之改名、分合、调整演序、标识宫调曲牌源流等呈现昆曲演出的演变特点。台本《浣纱记》曲白科介俱全,并旁缀工尺谱,内中《前访》、《寄子》、《赐剑》三折附载身段谱,记录了角色的舞台身段、形体动作、表情法式,是极为珍贵的艺人表演技艺的活体文献,为昆剧演出史研究提供了实证,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传承意义。
作者 吴新雷 Wu Xinlei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南大戏剧论丛》 2024年第1期28-38,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清代戏曲稿抄本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2&ZD26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稿抄本明清戏曲叙录与研究”(项目编号:18AZW009) 南京大学新时代文科卓越研究计划中长期研究专题“中国古代戏曲家行实汇考”(序号3)的阶段性成果。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