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字形发展来看,“备”的形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文的“”。后来赘加人旁表示准备、具备义。隶变时的一些字形是“备”形产生的先导写法。楷书阶段,主流字形最终定格为“備”,并成为此后历代楷书繁体的规范字形。而字韵书收录“俻”字,扩大了“俻”的被认知范围,为后来“俻”成为民国时期规范字形奠定了基础。在文献中,“备”的诸多字形使用频率并不相同。总体来说,以作“備”者最常见,其次是“俻”,其他俗写字形出现很少。通过调查文献用字情况可以发现,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书籍还是报刊,对于“备”字,社会主流字形仍然以“備”为主。在规范字形的选定上,从宋代到民国,再到新中国,从官方层面来看,“备”字经历了从“備(■)”到“俻”,最终定型于“备”的发展过程。宋元明清时期、清末民国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分别是“备”形使用的发轫期、发展期和定型期。汉字字形的行废有其客观规律。废弃哪个字形而选择另外某个字形作为全社会共同使用的规范汉字,取决于民间力量与官方力量这两种力量合力的方向和大小。
出处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9-68,共10页
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字料库字料属性标注规范研究”(20AYY0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古近代汉字字源及其数据库建设”(21&ZD29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汉语源流考”(22&ZD29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8030-2022《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汉字整理研究与资源库建设”(23&ZD307)。